聪明宝宝培养计划:003——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

本章将介绍没有知识的苏格拉底是怎么让学生拥有知识。史上最强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…

苏格拉底的教学理念

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,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。这个矛盾,他是这样解决的:苏格拉底的母亲费纳瑞特(Phaenarete)是助产妇,苏格拉底用他母亲的职业来比喻他的教育理念。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,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,而苏格拉底像一个“助产婆”,帮助别人把知识引出来。

下面用两个例子来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把学生的知识引出来的,第一个是我自己设想的(比较简单,用来热身),第二个是由我们的老师的老师柏拉图记载在《理想国》中的。

以下是我假设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为什么天会下雨的例子。

学:为什么天会下雨?

苏:你觉得东西是无中生有还是从其他东西转化而来?
学:雨貌似是从天上掉下路的,应该是无中生有的吧。

苏:那如果这样的话,那么地上的雨水则会越来愈多,直到有一天,一切都被淹没了。
学:额…从其他东西转化而来思考。

苏:那你觉得东西从类似的东西转换而来容易,还是从不类似的东西转换而来容易?
学:比起地上的石头,我觉得雨水从河中的水转换而来容易些。

苏:那么你能提供转换的证据吗?
学:我有一次煮水的时候,看到有蒸汽,然后我用木板挡在上面,过一会儿木板就变湿了。

苏:那么你能用这个模型应用到大自然中去么?
学:河中的水被太阳晒着,然后有一部分就上升到空中,最后又落下来了。

苏:还有什么类似的现象吗?
学:下雪应该也是相同的原因吧。

感觉怎么样?热身完毕后,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一个人需要正义?
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,当然需要啊,这还用思考么?——留意你为什么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因为这很可怕!——可怕的是你自己是否有讨论过,就认同它了?

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老师的老师柏拉图在他的《理想国》记录着苏格拉底、色拉叙马霍斯、格劳孔等人在讨论正义是什么,一个人是否需要正义等。

格:我觉得正义的人生活得比较有益。
色:不正义的人生活总要比正义的人过得好。

格:……(说正义的人各种好)
色:……(说不正义的人各种好)

苏格拉底听后开始发问…

苏:一个城邦是否需要正义?任何团体,想要共同做违背正义得事,如果彼此相处毫无正义,你看会成功吗?
色:肯定不成。

苏:这是因为不正义使得他们分裂,仇恨,争斗,而正义使他们友好,和谐,是不是?
色:姑且这么说吧!

苏:如果两个人之间存在不正义,他们岂不要吵架,反目成仇?
色:会得。

苏:如果不正义发生在一个人身上,你以为这种不正义的能力会丧失呢,还是会照样保存呢?
色:就算照样保存吧!

苏:看来不正义似乎有这么一种力量:不论在国家、军队、家庭或者任何团体里面,不正义首先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,其次使他们自己彼此为敌,跟对立面为敌,并且也跟正义的人们为敌,是不是这样?
色:的确如此。

苏:我想,不正义存在于个人同样会发挥它的全部本能:首先,使他本人自我矛盾,自相冲突,拿不出主见,不能行动;其次使他和自己为敌,并和正义者为敌,是不是?
色:是的。

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怎么思考的:分析城邦是否需要正义,分析两个人之间是否需要正义,得出一个人是否需要正义。
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种思考模式:如果以后要分析个体是否需要或具有某个特征,但只从观察个体得不出结论,可以试试分析这个个体所在的群体。
苏格拉底给他这种思考问题的模式起了一个名字:以大见小。

启发式教育——苏格拉底反诘法(Socratic irony)

从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并不给予提问者正面的、直接的回答(因为苏承认自己无知),而是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、学说中的矛盾,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,最后让对方自己获得知识。

相对于“填鸭式教育”,知识必须由一方(无论是人,还是书)给予另外一方。但采用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,我们甚至可以做到自己问,自己思考,自己回答,从而自己产生知识!!!

所以说,苏格拉底的教育能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,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(Socratic irony)。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,在西方哲学史上,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。

如何提问与思考

读书时期,我们总是被鼓励要多思考,那么该如何思考呢?
既然后人将苏格拉底反诘法归纳为辩证法,那么辩证法是怎么样的?能否帮助我们做到如何思考问题?
《理想国》是每个人必读的书之一,下一章会说明为什么,这里特别强调的是,看的重点是苏格拉底如何证明人是否需要正义,以及证明正义是什么。而不仅仅只看个答案,明白苏格拉底是如何证明的,才能学到如何提问,如何思考。

总结与展望

本章介绍了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,善用该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能让自己产生知识!!!
下一章将讲为什么苏格拉底的死将标志着整个西方文明进入了长达1000多年的黑暗中世纪,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启示。

扩展

我们来看看《论语》,同样是由弟子来记录老师对话录的作品,对比一下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方式的不同。

子贡问曰:“孔文子何以谓之‘文’也?”
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
子贡问曰:”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
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
问苏格拉底,苏格拉底会反问你。
问孔子,孔子直接给你答案。

你喜欢哪种?

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我喝瓶肥宅快乐水可好 (๑•̀ㅂ•́)و✧
  • 本文作者: 阿彬~
  • 本文链接: https://iweixubin.github.io/posts/smart-bb-training-plan/socratic-irony/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  • 免责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因条件限制,无法找到来源和作者未进行标注。
         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与我联系删除